陶瓷窯爐用耐火材料的性能要求
瀏覽次數:1372 發布日期:2017年3月6日
隨著陶瓷工業的迅速發展,陶瓷窯爐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窯爐燃料結構的逐步改變,低溫快燒技術的推廣應用,燃燒技術的不斷完善及窯爐控制水平的提高等對窯用耐火材料陶瓷纖維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陶瓷窯爐在滿足陶瓷產品燒成工藝要求的前提下,以節能與提高窯爐壽命為中心,窯用耐火材料必須與之相匹配。陶瓷窯用筑爐材料可分為耐火材料和隔熱保溫材料兩大類。根據陶瓷窯爐的作業特點,對耐火材料方要有如下幾方面的要求。
1、導熱率
耐火材料的導熱率對于陶瓷窯爐的設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據。對于要求絕熱性能良好的輕質耐火材料和要求導熱性能良好的隔焰結構材料,檢驗其導熱系數具有重要意義。采用低導熱率的窯體耐火材料,對降低窯體表面溫度,減少散熱損失,從而降低陶瓷產品的能耗具有重要作用。
2、抗折強度
高溫抗折強度對減小陶瓷窯具的厚度,從而降低窯具重量,實現節能目的十分重要。
3、荷重軟化溫度
荷重軟化溫度是耐火材料的重要質量指標,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材料在與其使用情況相仿條件下的結構強度。它是設計陶瓷窯爐時判定某種耐火材料能否使用的主要依據。通常應使陶瓷窯內層材料的荷重軟化溫度比窯爐的正常工作溫度高100~500℃,如燒瓷質磚窯爐,燒成帶內層材料的荷重軟化溫度應高于1380℃。否則,當窯爐操作過程中或點火烘窯時,由于短時窯溫高于長期使用溫度,將引起爐體變形甚至下沉損壞。
4、重燒線變化
耐火材料陶瓷纖維板在陶瓷窯爐中使用時,高溫下如果產生過大的重燒收縮,會使爐體的磚縫增大,影響爐體的整體性與氣密性,甚至會造成爐體結構損壞,尤其是窯頂磚,它的收縮會引起窯頂下沉變形。相對來說,重燒膨脹危害較小,尤其是不大的膨脹對延長窯體壽命常有較好作用。對輕質隔熱耐火磚,重燒線變化是決定其長期使用溫度的重要參數。在國外標準中,使用溫度(即分類溫度)是指連續保溫24小時,其重燒線變化不大于2%的實驗溫度,但遠溫度不能作為輕質耐火材料的工作溫度。我國重燒線變化的實驗方法中未確切標明其保溫時間為24小時,因此在輕質耐火磚選材時,要注明為24小時的重燒線變化。
5、耐熱震穩定性
耐火材料的這種抵抗溫度的急劇變化而不破壞的性能,與耐火材料的熱膨脹性、導熱率、組織結構及形狀有密切關系,是耐火材料綜合性能的反映,對窯爐的壽命有重要影響。對耐火材料耐熱震性的要求是陶瓷窯爐的工作性質所決定的。對于間歇式窯爐,每一次操作運行都要把窯體由室溫加熱至陶瓷產品的燒成溫度,保溫一段時間后,又降低至室溫。這樣反復加熱、冷卻,如耐火材料耐熱震性不好,則易出現耐火磚開裂、剝落及掉頭等,嚴重的會致使窯體坍塌。而對于連續式操作的陶瓷窯爐,如隧道窯和輥道窯,盡管是連續操作,晝夜運行,但在窯爐停電,停燃料,設備損壞及周期性維修時;也會出現停窯。每一次停窯則意味著從燒成溫度降至室溫,然后再加熱至燒成溫度的過程,因此窯爐的壽命與耐火材料的耐熱震性密切相關。
耐熱震性對窯具和窯車耐火材料尤為重要。不管是連續式窯爐還是間歇式窯爐,窯具和窯車材料都要不斷地經受冷、熱循環,而且由于陶瓷燒成工藝要求,陶瓷產品燒結后以溫度要經過急冷降至850℃左右,窯具和窯車耐火材料陶瓷纖維板也同樣要經受這樣的急冷。
上一篇:高溫爐用耐火材料應滿足的技術要求
下一篇:爐底輕質保溫材料結構和用材的改進